刘军连出诊的医院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147810.html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假酒便留存于市场中。与真老酒当年同时期生产上市的假酒,被称为老假酒。而生产于当下,模仿老酒风格、瓶型和标签的假酒,则被称为假老酒。按照老酒人的说法,年以前,市面上流通的假酒都是老假酒,年后假老酒出现苗头,并在拍卖风起后盛行。初代老酒人最开始面对的是一个几乎空白的老酒江湖。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有对老酒的理解和认识,都是在这群人的经历中不断总结出来的。因此,初代老酒人都曾买到过老假酒。

现代意义上的老酒,通常是指整瓶酒从灌装出厂日期起,已经投放市场并经过长时间(普遍认为10年以上)的存放,保存完好,其内在品质具有特殊的陈香、陈味等风味特征的酒。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香港地区的一些酒商开始收集小酒版,即酒厂为了专家品鉴、促销或者满足收藏需求,按比例将各种名酒缩小而成的“迷你”酒。因为广东商人与香港商人来往密切,这股酒版风潮也随之刮进了大陆。

不过,早先老酒收藏只在少数名优酒厂和科研单位之间呈自发性的存在,纯属科研行为。直到改革开放后,在商品消费经济发展和消费结构需求升级后,才有了老酒收藏这一说。

初代老酒人赵晨是江苏淮安人,因父亲爱酒,家中时常散乱堆放着各类白酒。

90年代末期,赵晨将这些留存下来的白酒分类装进酒柜时,发现茅台、五粮液、洋河等酒瓶身上都印有名酒二字,这一细节激发了他集齐名酒的心思。

▲赵晨

收集17大名酒的过程尤为煎熬,这也差点让赵晨放弃对53优的找寻,毕竟一瓶酒找不到,就是彻夜难眠。

直到年,赵晨在广州一家老店内看到了20多种优质酒,瞬间傻掉的他意识到53优也必须纳入囊中。年,赵晨终于收齐17大名酒和53优,然后转身开始专注于收藏茅台酒。

在赵晨四处寻觅老名酒的时候,成都人焦健也正因为一套“美人”而念念不忘。

▲焦健

年的时候,焦健遇到了“十二金钗”,那是宜宾红楼梦酒厂生产的一套泥人张设计的十二金钗50ml装小酒套盒。

焦健至今记得套盒的标价是元,因为他最终得到这套酒是在8年后,以元的代价。

在老酒收藏之初,大都是收藏酒瓶的,且多聚于山东,但从酒器具到老酒本身仍有一段距离。90年代末,由于互联网还未普及,进入老酒圈的基本都是孤身一人。

当时元的价格让焦健有些犹豫,毕竟旁边摆着的玻璃瓶酒只要58元。这一犹豫,让他错过了第一次收“十二金钗”的机会。

再次有“十二金钗”消息的时候,是在年。

此时互联网已开始兴起,全国各地的老酒收藏爱好者通过论坛建立起了联系。在BBS、淘宝旺旺上,这群老酒人开始相互交流老酒经验,甚至交换老酒进行收藏。

一个湖北武汉的老酒收藏者告诉焦健,可以转让一套“十二金钗”,报价接近元。比原先超出近一倍的价格,让手头不太宽裕的焦健再次犹豫了,就这样第二次擦肩而过。

直到年,通过朋友介绍,焦健在宜宾一户人家再度寻到“十二金钗”,最终花了元将酒带回家。揣着现金去宜宾的心情,焦健至今难忘,在讲述这段故事时,他甚至将时间精确到了分钟。

而这段长达8年的寻酒记,也坚定了焦健收藏老酒的人生方向。

在焦健寻找“十二金钗”的时候,江西人曾宇也开启了自己的老酒生涯。

▲曾宇

从长沙理工大学路桥专业毕业的曾宇,热衷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他决定一边开设计公司,一边做文化研究,并将酒作为重点收藏,包括酒标、酒器和老酒等。

后来在很多场合,曾宇都表达过对老酒文化的理解:“老酒,留存着与历史有关的文化记忆。收藏老酒是一种责任,这无关其市场价值,也无关其未来走向。”

曾宇最初的老酒记忆,是家里留下来的80年代的四特酒。

在和朋友一起开瓶饮用的时候,曾宇尝到了老酒的别样风味,陈味好,香味愉悦。于是在喝完家中的四特老酒后,开始在市面上搜寻。

年左右,老酒收藏苗头已起,市面上的回收店里慢慢出现老酒的身影。曾宇工作之余喜欢走街串巷,看到回收店有老酒或者朋友们谁有,就会纳入囊中。

在曾宇的记忆中,做老酒收藏的前10年都是孤独的,全凭对老酒的情怀支撑。这一时期老酒收藏都是各自为阵,活在各自的城市圈中。

一边通过设计公司赚钱,一边将钱投到老酒收藏中,曾宇乐在其中。

就在三人因为各种机缘踏进老酒圈子时,老酒收藏也完成了从酒版、酒瓶到老酒的跨越。

但此时他们面对的,仍是一个几乎空白的老酒江湖。直到年,全国各地的老酒爱好者大多还是以交流的形式收藏老酒。

不过,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很快老酒江湖就迎来了另外一番光景。

年10月29日晚,在上海世贸商城举行的“东方福善夜——东方模特大赛颁奖晚会暨上海时装周”闭幕式上,一瓶“葵花牌”茅台酒以10万元拍卖成交。一时哗然。

在赵晨的回忆中,这一时期内,老酒特别是茅台渐渐出现在各种慈善拍卖中。

由于是慈善公益,当时的拍卖价格并不代表酒真实的价值,有点虚高,但老酒的金融价值在这个时候开始逐渐展现,老酒人的交集也越来越多。

年,山东省泰安市茅台酒专卖店总经理张本雷创办了全国首个专业酒类收藏网站——华东烟酒网。而后,张本雷又连续创办了藏酒论坛和中国藏酒网。其中,在藏酒论坛中慢慢有了少量的老酒交易。

有了交易,江湖也就暗流涌动了。

如果说张本雷开了老酒交易先河,鲍志富便是将这一步走到了极致。

年9月初,宁波人鲍志富正式创办“烧酒网”。创办之初,烧酒网延续论坛风格,主要是作为行业技术交流的平台。年下半年,一批老酒收藏爱好者开始自发在烧酒网展示藏品,进而发展出带有中介性质的老酒交易。

在老酒圈里,普通认同烧酒网是老酒商机的开始。之后,淘酒网、老酒网等一批网站也陆续出现。

随着老酒交易的频繁,很快催生出一个新的圈层——专做老酒生意的从业大军。特别是在安徽阜阳,从本地人早期外出打工零星收老酒,转而形成了一个人数高达几万人的老酒交易“阜阳帮”。

李飞也是阜阳人。不同于三位老酒收藏家,李飞出生在一个世代与酒无关的书香门第。

▲李飞

年,从部队退伍的李飞无心学业,在北京开了一家小卖部。后来的几年间,他去天桥下面摆过摊、当过保安、动物园门口卖过矿泉水……一直到年,雇主送给送水工李飞一瓶年产的五粮液,由此拉开李飞的老酒生涯。

“我拿着酒舍不得喝,转头去了烟酒回收店,店长说给我块。但我想着20年的酒这个价格太低了,就用卡片机拍了张照片,传到中国老酒网上。”

很快便有人用站内短信回复了李飞,出价元,并快速把钱打到了他的账户。当时的李飞很穷,连两块钱的银行通知短信也舍不得开通。当晚十点多钟在ATM机上查到款项时,李飞知道,机会来了。

第二天,李飞就骑着电动车去烟酒回收店收老酒,拍照后放在网上。

这个时候李飞每天拍10瓶酒,每瓶酒在收购价的基础上加30%卖出,一天能成交7瓶左右。就这样靠倒卖着老酒,李飞从一天赚不到块的送水工,变成了一天赚几万块的送水工。

后来李飞开始大面积发展烟酒回收店,甚至全北京卖烟的店铺也帮着他收酒,半年时间内就有家店的规模。送水工李飞摇身一变,成了老酒人李飞。

李飞的成功也并非全然是机缘巧合。在他的这段故事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网络。

我们在上文中提过,自从年烧酒网兴起后,老酒人逐渐打破了地域限制,并开始形成交易。但实际上,年真正进入烧酒网的网民不到一千人,一直到年,网民也不过十万人。

当时,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老酒圈实际上出现了四个圈层,一是像李飞这样因为有网络经验,通过论坛等中介发展起来的老酒“中间商”。

二是李飞口中烟酒回收店的老板,用最传统的方式支撑起老酒圈的一角。

三是焦健这样的老酒收藏家,他们一边通过网络进行老酒收藏,一边举办如巴蜀酒文化收藏研究会这类线下机构,形成交易。

四是钟情于老酒饮用的消费者。

于是,不管是为了利益、为了爱好,又或者仅仅是为了杯中所好,总之老酒收藏风越来越旺盛。

李飞在回忆这段故事时说,他最要感谢的是早期的那些网站和论坛,正是因为它们带动了行业,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这个圈子。

不过,随着歌德盈香等专业老酒拍卖平台的出现,这些网站和论坛很快落下帷幕,拍卖成为下一阶段的主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ye.com/ksgj/15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