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涨价,消费价位升级的背后,意味着消费
前天我写了一篇文章,白酒频频涨价,背后是逃不开的“真香”定律,大家的反响比较热烈。应该说所有的白酒企业都是希望涨价的,价格上去了,利润就高了,手上的资源多了,市场投入也就有钱了,这是一个产销的怪圈,身在其中的我们很难打破。有的人会说,他涨任他涨,我不买就是了,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在前文当中已经分析过,白酒是一个社交必需品,大家自我感受一下,在我们平时吃饭的过程中,如果不喝酒的话,可能一顿饭半小时就吃完了,如果有酒的话,可能两小时都还没结束。在商务、宴席、聚会场合的话,没有酒是更不可能的,正因为白酒的刚性需求,才是酒企频频涨价的真正底气。行业内的专家分析白酒涨价的主要原因是消费升级,这点我不否认。中国的经济发展,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后的30年时间内,一直领跑全球,人均消费水平也是水涨船高,消费白酒的价格带也是逐年上移。就拿笔者的老家安徽合肥来说,10年前的年左右,结婚办事基本上用的迎驾银星(当时卖80元左右),稍微好点的用迎驾金星(当时卖元左右)或者古井年份原浆献礼版或者是五年,烟的话金皖(25元/包)是标配。现在呢,结婚办事最低用年份原浆五年,稍微好点用年份原浆八年,烟的话普遍用的硬中,稍微好点的都用软中。宴席市场用酒的变化是消费升级的一个缩影,这是由经济收入的变化决定的。但从酒企涨价来看,我们说涨价是为了顺应消费升级,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是消费升级吗?我认为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应该属于消费降级。打个简单的比方:我原先喝迎驾的银星,七八十一瓶,感觉喝得挺好,后来收入增加了一点,改喝迎驾的金星了,这是我的消费升级。但是突然一天,酒厂说,金星跟银星要涨价了,都涨20块钱,这时候我就得掂量了,金星怕是喝不起了,原来买金星的钱现在只够买银星了,对我来说,要么增加开支买金星,要么就是还是维持原来喝酒的开支买银星。(注意这是打的一个比方,金星银星市面的表现价最近没有大的变动,之所以没有举剑南春、泸州老窖的例子,那是因为我本来就喝不起那个价格带的酒)特意查了下迎驾金星的价格,满减72,从下面的链接点进去还有40元的券,在12月12日之前下单,还附赠红酒一箱。只能说迎驾金星是真的没涨价!迎驾贡酒白酒浓香型金星42度整箱装mL*6瓶京东好评率99%官方店旗舰店¥购买回归到这个比方上来,对于我来说,差这20块钱很重要,那么更多情况下,我只能回过头继续去喝银星了,这么一看,我的消费升级了吗?显然没有。只能说我的消费价位升级了,从原来的80多变成了多,但消费品质却降级了,从本该喝金星变成了喝银星。当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笔者的看法只能代表穷人思维,对于笔者来说,20块钱就算是一个价格带了。对于平时经常喝茅台、五粮液、国窖、剑南春等名酒产品的消费者来说,看重的并不是产品的价格,而是名酒产品的品质体验以及名酒背后的商务功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名酒企业的涨价就顺理成章了,因为名酒有其不可替代性。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产品的提价只会引起消费者的消费降级。今年的经济不太景气,我想,对于大众酒来说,涨价需谨慎啊。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ye.com/ksxz/16576.html
- 上一篇文章: 白酒股欢度儿童节,一股茅台价格约等于
- 下一篇文章: 白酒消费随大流,淄博人最爱哪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