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基源

白术别名于术、冬术、浙术、种术、山蓟、杨枹蓟、术、山芥、天蓟、山姜、山连、山精、乞力伽、冬白术等,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

其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浙江、湖北、湖南等地,以浙江杭州于潜县产者 ,称为“于术”。

采收炮制

白术冬季采收,烘干或晒干,烘干者称“烘术”,晒干者称“生晒术”,亦称“冬术”。

临床使用前除去根须,切厚片,生用或土炒(土白术)、麸炒(炒白术),炒焦(焦白术)。

性味功效

白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白术味甘、苦,性温,归脾、胃经,《名医别录》和《药性论》均将其归为无*品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版)建议用量为6~12克。

白术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效。临床上广泛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症。

白术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和多糖,主要活性成分为苍术酮和白术总多糖。

《中华本草》记载白术具有利尿、降血糖、抗凝血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胃肠平滑肌有一定的药理作用,还有促进造血功能、促进蛋白质合成等作用。

应用禁忌

白术虽为上品,但因性味偏温燥,前人对其总结了如下使用禁忌:

《药品化义》:“凡郁结气滞,胀闷积聚,吼喘壅塞,胃痛由火,痈疽多脓,黑瘦人气实作胀,皆宜忌用”。

《中药大辞典》也明确记录了“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服”。

白术虽可健脾,亦应当明辨患者的纳差、便溏、倦怠乏力等症状的根本病机是脾虚还是食积,食积者不适宜用,脾虚者还需辨别是否仍有余火,若余火未清,即使见到脾虚所致痞满、乏力,也要慎用温燥之白术,避免引动余邪,关门留贼。

—END—

归源易生

中医师身边的好陪练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ye.com/ksxz/7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