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狂欢,五粮液坐不住了
“老二”啥时候才能逆袭? 1茅台狂欢,五粮液落寞 年轻人的第一口茅台,只要19元。 9月4日,贵州茅台与瑞幸咖啡联合推出的“酱香拿铁”正式开卖。“美酒加咖啡,就爱这一杯”,尽管一杯酱香拿铁中,酒精低于0.5%,可能也就只有“一两滴”茅台,但这并不妨碍这款产品瞬间火爆全网。 根据瑞幸咖啡公布的数据,酱香拿铁单品首日销量突破万杯,单品首日销售额突破1亿元。这两天,朋友圈到处是“酱香拿铁”的身影。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教科书式的营销,茅台要年轻人,瑞幸要高级感。对广大消费者来说,花19块就可以喝上一口茅台,还能晒个朋友圈,还要啥自行车? 这场合作背后,还有一个信号:年轻化已经成为贵州茅台的重要战略。 在此之前,茅台先后推出“i茅台”APP、茅台冰淇淋、巽风数字世界等面向年轻人的产品,反响不俗。茅台在去年5月推出的冰淇淋,上线仅一年累计销量就达到近万杯。不难想象,未来茅台还将做出更多年轻化的探索。 茅台玩得不亦乐乎,被外界称为“千年老二”的五粮液,却多少有些落寞。 几个月前,四川五粮液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10亿元。工商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控股。 如此大幅度的跨界令外界惊讶。其实在此之前,五粮液集团也曾进入医药、芯片、汽车、化工等领域。遗憾的是,这些多元化探索都没有太出色的表现。 多元化之外,五粮液的落寞,还在更深处。 2“离茅台越来越远” 这种失落,在半年报公布之后尤为明显。 财报显示,上半年,五粮液实现营业收入.06亿元,同比增长10.39%;归母净利润为.37亿元,同比增长12.83%。 乍一看似乎还不错。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和自己比,这个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增速,都创下年以来的新低。 ▲图源:百度股市通 拉长时间看,五粮液的业绩下降趋势早已显露。年上半年,其营收增速还有26.75%,如今滑落到10.39%;归属净利润增速也从此前的21.6%滑落至12.83%。 和同行比,年,茅台营收亿,五粮液营收为亿,只有茅台的6成左右。从净利润来看,同期茅台是亿,五粮液是亿,不到茅台的一半。 就连以前让五粮液引以为傲的增速,也迎来了拐点。半年报显示,茅台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都超过20%,均高于五粮液。不仅体量没人家大,跑得也没人家快了。 市值就更不用说了,五粮液现在是亿左右,茅台是2.34万亿,是五粮液的3.6倍。 遥想当年,五粮液才是白酒行业的大哥大。年五粮液以全国销量第一的业绩超车“汾老大”,坐上了白酒行业的第一把交椅。那时候,一瓶五粮液的出厂价比茅台还贵70元,五粮液的市值也一度远超茅台。 但如今来看,茅台已经成为五粮液追不上的大哥。 放到白酒上市公司五巨头(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泸州老窖)里来看,从年开始,五粮液就成了五巨头中增速最慢的一个。 前有猛虎,后有追兵,五粮液这个“老二”,压力着实不小。 3曾从钦“力不从心” 恐怕五粮液自己都在思索,走入当下的处境,问题到底出在哪? 是茅台太强大、后来者太凶猛?是积攒已久的历史遗留问题?还是说单纯的时运不济? 都有可能,但不可回避的一点是,五粮液掌舵者曾从钦也有责任。 曾从钦于年担任五粮液集团总经理,后来从李曙光手中接班,晋升为董事长。曾从钦一度被寄予厚望,上任后也在渠道、产品和营销上做了大动作。 ▲曾从钦,图源网络 但遗憾的是,从结果来看,并未达到预期。酒水食品行业观察者“食悟”就曾直言—— 作为掌舵者,曾从钦在领导力、改革魄力和战略智慧上的力不从心,能力有限,无疑是五粮液掉队的第一导火索。 往更深处看,有些东西也许曾从钦确实无法完全扭转。 上世纪90年代,五粮液加速产能扩张,新建了数千口窑池,为了消化大量的中低端酒,五粮液创立了OEM模式,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贴牌”。有数据显示,五粮液旗下的子品牌最多时达到了上千个。 虽然能快速走量,但长此以往,大量“杂牌”稀释了五粮液的品牌影响力。 而且,贴牌模式带来了另一个副作用:过于依赖经销商。-年间,五粮液前五大经销商营收占比一度超过70%,而同期茅台占比一直在10%左右。 最后看产品。根据壹DU财经的梳理,-年五粮液的中高端产品营收占比从86%下降到了80%,同期茅台的高端产品收入一直占比接近90%,毛利率也在90%以上。 在高端区域,与53°飞天茅台对应的五粮液产品是第八代52°,尽管都卖到千元以上,但五粮液的价格仅为茅台的三分之一左右。 五粮液基本面其实不错,底蕴也够深厚,但正是因为以上几点“硬伤”,让它离茅台越来越远。做了这么久的“老二”,五粮液对这句话恐怕感受颇深—— 当时代的列车撞倒你的时候,是不会和你说一声对不起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ye.com/ksyf/16424.html
- 上一篇文章: 茅台酒五粮液剑南春,知名白酒30年价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