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痛风降尿酸,你可能只需要一味中药
中医在金元时期已有痛风之名,但中医此时描述的痛风仅包括痛风性关节炎,不完全等同于现代医学的痛风。随着认识的深化,中医对痛风的概念渐至清晰完整,年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痛风进行了明确定义,至此,痛风成熟为一个确切的中医学病名,与西医痛风性关节炎含义基本相同。中医治疗痛风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中药单方、复方、针灸、推拿等,均有较好疗效,其中以中药单方治疗最为简单易行,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几种单味中药的痛风疗法。 1、山慈茹。味甘微辛,性寒,有*。可清热解*,散痈散结。《本草纲目》:主疔肿,功*破皮。解诸*,蛇虫、狂犬伤。外用可消散疔肿。山慈茹含有秋水仙碱成分,可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有效缓解痛风症状。使用注意:大量久服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多发性神经炎、白细胞减少、细胞活性降低等症。 2、萆薢。味苦性微寒,利湿浊、祛风湿、舒筋通络。《本草纲目》:萆薢,足阳明、厥阴经药也。厥阴主筋属风,阳明主肉属湿,萆薢之功,长于去风湿,所以能治缓弱顽痹、遗浊、恶疮诸病之属风湿者。萆薢含薯蓣皂苷等多种甾体皂苷,具有抗炎作用,能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可用于急性痛风的治疗。3、土茯苓。性甘淡平,解*消肿,祛湿通络。《本草正义》: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现代研究也表明,土茯苓有抗炎及调节免疫的功效,能够促进尿酸的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可用于痛风的急性发作期。土茯苓和茯苓名称相近,却是两味不同的药材:土茯苓以根茎入药,茯苓则是一种菌类。4、大*。味苦性寒,清热泻火,泄浊排*,凉血解*,活血止痛。《本草新篇》:止疼痛,败痈疽热*,消肿胀,俱各如神。《本草纲目*百病主治*痛风》:大*泄脾胃血分湿热,酥炒炙服,治腰脚风痛。大*具有抑菌消炎的作用,抑制痛风发作时关节的炎症反应,且大*素可以抑制*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尿酸的合成,降低血尿酸水平。5、车前子。味甘性微寒,清热泄浊,利水通淋。《本经》:主气、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车前子含腺嘌呤、 酸,能抑制嘌呤酶,使次*嘌呤及*嘌呤不能转化为尿酸,能迅速降低血尿酸浓度,且能增加尿酸的排泄量,抑制尿酸性结石及痛风石的形成。6、威灵仙。味辛性温,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开宝本草》:主诸风,宣能五脏......去腰膝冷痛及疗折伤。其性善行,能通行十二经络,故对全身游走性关节痛尤为适宜。威灵仙中含有白头翁素、皂苷,能增加尿酸的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可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7、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健脾渗湿,除痹止泻。《神农本草经》: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薏苡仁能渗湿补脾,补脾而不滋腻,淡渗而不峻利,可用于脾虚湿盛之痛风。现代药理学研究称薏苡仁有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压等作用,可用于痛风各期。8、苍术。味辛、苦,性温,燥湿健脾,祛风除湿,止痹痛。《本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苍术补气,兼善去湿,以治气虚湿痰而中邪者,自是神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苍术提取物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而对正常小鼠血尿酸无明显影响,可用于痛风各期。9、金钱草。味甘,微苦,性凉,利水通淋,清热解*,散瘀消肿。《本草求原》:祛风湿,止骨痛,浸酒舒经活络,治跌打闪伤。现代研究发现,金钱草全草含*酮类成分(主要为槲皮素),其提取物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水平,适用于痛风各期,尤其适宜伴有尿酸性肾结石的痛风患者。10、葛根。味甘、辛,性凉,发表解肌,升阳透疹,解热生津。《本经》: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消诸*。葛根中含有葛根素,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葛根素能作用于免疫细胞、炎症因子的分泌、黏附因子的表达等方面,起到抗炎作用。实验证明,葛根提取物能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 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相关阅读:一种菜根是降尿酸的“高手”,每天泡水喝一点,治疗痛风很容易又到痛风高发季!民间土方连续吃7天,不出10天尿酸结晶没了!痛风不用西药,尿酸从降到,只用了20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ye.com/ksxw/8223.html
- 上一篇文章: 部分中药材资源及生产饮片炮制技术纳入禁
- 下一篇文章: 小米粥煮多久才好吃小米粥怎么煮才有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