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

10月8日~9日

寒露-防燥邪,益肺胃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萍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遗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难忘,文期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柳永·玉蝴蝶

今天10时58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一般出现在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为宜。

?寒露养生

谚语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以后就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秋天,提醒大家不要继续穿凉鞋了,所以,可以把凉鞋、单衣等洗干净并收拾起来。交替时节,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尽量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对于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衣

  秋季凉热交替,气温逐渐下降,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是一条很好养身之道。“一场秋雨一场凉”,我们要随着天气转凉逐渐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对安度冬季有益。秋天早晚凉意甚浓要多穿些衣服。另外,秋季腹泻多发季节应特别注意腹部保暖。

  住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防止房劳伤肾。初秋白天气温高电扇不宜久吹;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条件许可情况下,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

  行

  秋天虽没有春天那样春光明媚,生机勃勃,但秋高气爽遍地金*另有一番动人景象。到公园湖滨郊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秋游也一种好的活动形式既可调节精神又可强身健体。

  食

饮食养生方面,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蔬菜等食品。

?寒露药食养生

高血压克星,女贞子

“女贞子,气味俱阴,正入肾除热补精之要品。肾得补,则五脏自安,精神自足,百病去而身肥健矣。”——《本草经疏》

深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天气转冷血管收缩,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需氧量加大,易诱发心绞痛、中风。而“四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患者往往伴有动脉硬化,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

中医学认为,“四高”的发生多与肝肾阴虚、痰火内蕴有关。女贞子味甘性凉,具有滋补肝肾、养阴清热的功效,堪称“四高克星”。现代研究也证实,女贞子富含齐墩果酸,可以降血脂、降血糖、防治动脉硬化,同时还具有抑制嘌呤异常代谢的作用,可以用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推荐:

取女贞子20克(打碎),玉米须10克,用纱布包紧,加清水毫升煮沸20分钟,滗取药液,代茶饮用即可。每日1剂,可以长期服用。大便稀溏者不宜服用。

明目高手,楮实子

“楮实子红熟,甲子日采来,水浸去皮瓤。仙方单服其实,水服二钱,服久乃佳。”——《图经本草》众所周知,眼睛与五脏中肝联系最为紧密。这是因为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血液供应充沛,双眼才能视物清晰。如果过度用眼,就会导致肝血亏虚,双眼得不到肝血滋养,就会出现眼干涩、看东西模糊等症状。楮实子味甘性寒,具有清肝明目、养血益肾的功效,对眼睛干涩疼痛、视物模糊、迎风流泪都有很好疗效。认为秋季服用楮实子最为适合。

目推荐:

取楮实子克,打成细粉,装瓶备用。每天服用6-10克,以蜂蜜水调服。

止痒拍档,蛇床子配地肤子

“功用颇奇,内外俱可施治,而外治尤良;去皮肤中积热,除皮肤外湿痒。”——《本草新编》

到了秋天很多朋友抱怨皮肤干痒、易过敏,这是由于气温降低毛细血管收缩,皮脂腺分泌减弱引起。

中医认为,这与风燥之邪侵袭肌腠有关。还有的女性朋友出现外阴瘙痒,这是湿热下注、化火生燥为患。无论是哪种瘙痒均可以用蛇床子配合地肤子帮您解决。两者合用,具有祛风止痒、杀虫解*的功效。

止痒推荐:

取蛇床子、地肤子各30克,加清水毫升,煮沸20分钟后,趁热熏洗患处。待水温降至室温时,可用纱布蘸取药液湿敷患处。每日1-2次,一般3天便可起效。对真菌感染、寄生虫、皮肤过敏引起的多种瘙痒均有效果。

暖宝宝,芦巴子

“胡芦巴,乃温养下焦,疏泄寒气之药,后人以治疝瘕、脚气等证,必系真阳式微,水寒气滞者为宜。”——《本草正义》

秋季阴寒之气渐盛,阳气日渐内敛,很多中老年人会出现肢寒畏冷、腰膝酸痛的症状。这多是肾阳不足、寒湿侵袭引起,日久会伤及筋骨,引发痹症,出现剧痛难忍、行动不便、关节变形等。芦巴子又称葫芦巴,具有温阳散寒、祛湿止痛的功效,它的作用如同“暖宝宝”。

暖身推荐:

取芦巴子克,高度酒2升,浸泡于广口瓶内,一周后便可饮用。每天晚饭后饮用20-50毫升即可。

肺与大肠清道夫,栝楼子

“栝楼子属阳中有阴,体润而滑,气和味甘,性平,能降。性气薄而味浊,入肺、大肠二经。”——《药品化义》

寒露时节气温降低,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导致抵抗力下降,病邪就会乘虚而入。轻则外感咳嗽,重则引起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发作。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咳嗽痰喘等症状是由于肺气郁闭引起,治疗上一则需要宣发肺气,二则需要通理大肠。栝楼子如同肺与大肠的清道夫,具有润肺化痰,滑肠通便的功效,对痰热咳嗽、肺虚燥咳、肠燥便秘均有显效。

清肠推荐:

取栝楼子克,打为粉末装瓶备用。每次取5-10克调入白米粥中温热服食,每日1-2次。栝楼子富含油脂,不易储藏,建议随打随用。孕妇不宜服用,也不宜与含有附子、川乌、草乌的药物同服。

美肤专家冬瓜子

进入深秋,很多爱美的女性被面色萎*、皮肤干燥缺少弹性、出红血丝、脱屑等问题困扰。这些状况其实都是气血内敛,阳气收藏,皮肤失于滋养引起的。古人常用冬瓜子内服外敷的方式缓解上述问题。

冬瓜子富含油酸、亚油酸,除了具有润肤的功效还有抑制黑色素形成的作用。李时珍称赞用其“洗面浴身”可“令人颜色悦泽”,肤如凝脂。

美容推荐:

取干冬瓜子克,研为细粉,装瓶备用。每次取5克,加入酸奶20克调制均匀,清洁面部后敷于面部及手背处。1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每周2-3次。还可以取冬瓜子粉5克、红糖10克,沸水冲泡,每天饮用。均可以起到美白、祛斑、润肤的作用。

植物红牛五味子

“五味子,敛气生津之药也。……咸用其酸敛生津,保固元气而无遗泄也。”——《本草汇言》

夏季大量出汗消耗阴液,加之国庆期间操劳,寒露节气容易出现气阴不足的问题。常见乏力气短、胸闷心慌、食欲不振、头晕耳鸣等症状。

可以饮用五味景天茶来缓解,如同红牛饮料一般快速补充体力、缓解疲劳。五味子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红景天强心安神。两味相配可以养五脏之阴、益心肺之气。

?寒露推荐四种蔬果

 石榴汁抗氧化

  以色列研究所证实,每天饮用毫升石榴汁,连续饮用两周,可将氧化过程减缓40%,并可减少已沉积的氧化胆固醇。即使停止饮用,这种奇特的效果仍将持续一个月。石榴汁还是一种比红酒、番茄汁、维生素E等更有效的抗氧化果汁,是排除心血管*素的重要物质之一。石榴汁的多酚含量比绿茶高得多,是抗衰老和防治癌症的“超级明星”。

  吃桑葚防便秘

  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寒,具有补肝益肾、养血生津、滋液熄风、润肠通便的作用,能有效预防便秘。现代研究还认为,桑葚具有调整机体免疫功能,促进造血细胞生长、降血脂、护肝等多种作用。习惯性便秘者可取鲜桑葚适量,洗净榨汁,每次服用15毫升。

小白菜排*素

  小白菜中所含的矿物质能够促进骨骼的发育,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增强机体的造血功能,通畅肠胃,利大小便,加速排*,并有益于骨骼健康。据测定,小白菜是蔬菜中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最丰富的菜。小白菜所含的钙是大白菜的2倍,含维生素C约是大白菜的3倍多,含有的胡萝卜素是大白菜的74倍,小白菜所含的糖类和碳水化合物略低于大白菜。

吃花菜健脾胃

花菜性平味甘,有健脾养胃、清肺润喉、清热解*的作用,对秋燥引起的脾虚胃热、口臭烦渴者更为适宜。花菜所含的多种维生素、 、胡萝卜素、微量元素硒都对抗癌、防癌有益,其中西兰花所含维生素C更多,加之所含蛋白质及胡萝卜素,可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国外研究还发现,花菜中含有多种吲哚衍生物,能降低雌激素水平,可以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寒露滋补养生的五款粥

 一、梨子粥:梨子2只,洗净后连皮带核切碎,加粳米克,和水煮粥。因梨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用于煮粥,可作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

二、栗子粥:栗子50克、粳米克加水同煮成粥。因栗子具有良好的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腰腿酸痛、关节痛等。

 三、芝麻粥:芝麻50克、粳米克,先将芝麻炒熟,研成细末,待粳米煮熟后,拌入芝麻同食。适于便秘、肺燥咳嗽、头晕目眩者食用。

 四、胡萝卜粥:将胡萝卜用素油煸炒,加粳米克和水煮粥。因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人体摄入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适于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

五、菊花粥:菊花60克,粳米克,先将菊花煎汤,再同煮成粥。因其具有散风热、清肝火、明目等功效,对秋季风热型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有较好的治疗功效。同时对心血管疾病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友情提示:

寒露脚不露

寒露节气前后要注重足部的保暖,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了,以防寒从足生。如果条件允许, 每天用热水泡个脚,既可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还能预防呼吸道疾病,使人精力充沛。

防止悲秋

天气渐冷,日照减少,秋风萧瑟,花木凋零,一些人心中常有萧条、凄凉、垂暮之感。如果这种情绪过度很可能引发“郁证”。因此,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妨三五好友登高郊游,愉悦身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ye.com/ksxw/9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