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健康氯苯吡胺and草乌
吡胺 吡胺品是最强的抗组胺药之一,镇静作用较 嗪弱,也有一定的抗 作用。它与苯海拉明相似,但中枢抑制作用较轻。可诱发癫痫,禁用于癫痫患者。哺乳期妇女、青光眼、高血压、甲亢、前列腺肥大患者慎用。服药期间,不得驾驶车、船、飞机等机动车辆或操纵机器。 类包括溴苯那敏,二甲茚定,非尼拉敏,曲普利啶,具有强H1受体拮抗剂,具镇静作用。乙醇胺类包括曲美苄胺,卡比沙明,多西拉敏,具有显著的镇静作用与抗 作用,胃肠道副作用较低。 类包括美吡拉敏,氯吡啉,安他唑林,希司洛啶,具有中度镇静活性,可致肠紊乱和光敏反应。酚噻嗪类包括帕拉塞嗪、 嗪、 马嗪、美喹他嗪,具有显著的抗 作用与止吐作用,可致镇静和光过敏反应。 类包括西替利嗪、布克利嗪、美克洛嗪,具有止吐作用。其他还有阿斯咪唑、阿扎他啶、特非那啶、阿伐司丁、巴米品、氯雷他定,是高选择性H1受体拮抗剂。口服吸收快而完全,15-60min生效,血药浓度2.5-6h达峰值,首过效应明显,生物利用为25%-50%,t1/2为30.3h,蛋白结合率约为70%,主要经肝脏代谢,代谢物无药理活性,部分原形自尿排出。 注意事项 抗组胺药是一类能对抗组胺引起的各种病理反应的药物。本类药物可逆性占领组胺受体,竞争性阻断组胺与受体结合,从而表现抗组胺作用。组胺受体有H1和H2两种类型,激动时产生不同的效应。H1受体激动时可引起支气管及胃肠道平滑肌收缩,血管平滑肌舒张,心房肌收缩加强,房室传导减慢等。H2受体激动时可引起胃壁细胞分泌胃酸增加等。这两类效应各被不同的药物所拮抗。H1受体拮抗剂取代了机体中的组胺,竞争性拮抗其作用,它不能灭活组胺,也不抑制其合成与释放。故主要用于缓解过敏反应的症状,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鼻炎、结膜炎,也可缓解皮肤病所致瘙痒;一些传统的H1受体拮抗剂可拮抗 、5-HT、肾上腺素,并具有局麻作用;H1受体拮抗剂如苯海拉明、茶苯海明、 嗪等因具镇吐作用,可用于治疗梅尼埃病及相关疾病的恶心、呕吐、腹泻症状。一些药物还具有抗眩晕作用及镇静作用, 嗪因具镇静作用可用于术前麻醉及短期治疗失眠。H1受体拮抗剂可加强乙醇、巴比妥、催眠药、止痛药、抗焦虑药、安定药等中枢抑制药的作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增强其抗 作用。该药还可协同阿托品、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作用。可掩蔽 糖苷类等的耳*性,使皮试呈假阳性而提前停药。在使用抗组胺药前,应充分了解其配伍禁忌。与镇静药、催眠药、安定药或乙醇饮料合用,可加强中枢抑制作用。延缓苯妥英钠肝内代谢,使其血药浓度增加。 不良反应 本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表现为乏力、头昏、困倦,嗜睡等。本药还有锥体外系反应、胃肠道功能紊乱及光敏性皮炎、血相紊乱等反应。注意事项:本药忌用于早产儿和新生儿。这个年龄段的婴儿对其抗 作用敏感,年纪稍大的儿童对其抗 作用、镇静、低血压也十分敏感。抗组胺药因其嗜睡副作用,用药后病人不宜驾驶车辆、操纵机器,也不宜饮酒。因其阿托品样作用,伴发闭角型青光眼、尿潴留、前列腺肥大、幽门十二指肠梗阻的患者,慎用H1受体拮抗剂。癫痫、严重心血管或重度肝脏疾病使用吩噻嗪类药的患者的哮喘患者,在服用抗组胺药时,应注意其他副作用。孕期服用,可能致婴儿畸形,但缺乏充分证据。成人常用量每次4mg,2-3次/d;2-5岁小儿可皮下、肌内注射,或稀释后缓慢静注,剂量为10-20mg/次,24h内总剂量不得超过40mg。 有轻微口干、眩晕、恶心、嗜睡、心悸或皮肤淤斑,出血倾向,但都很少见。 酒后禁止服用 草乌 别名: 制草乌、堇、芨、乌头、乌喙、奚*、耿子、帝秋、土附子、竹节乌头、金鸦、断肠草性味:辛、热、有* 归经:入肝、脾、肺经 功效: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 草乌的功效主治: 1,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窟、神经痛等疾病有着立干见影的效果,而对重症风湿性关节炎止痛效果尤为明显。 2,治偏正头痛。 3,治脾胃虚弱并久积冷气,饮食减少者。 4,冶肿*痈疽,还没有发生溃疡就使其消退,如已经产生溃疡的就让他快速的愈合。 5,治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等淋巴性疾病。 有抗炎镇痛作用;能增强肾上腺素对心肌的作用,对抗 钙所致T波倒置,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初期的S-T段上升和继之发生的S-T段下降;还有增强*毛花苷G对心肌的*性、抗组胺、局部麻醉等作用。 1.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肿痛,以及骨关节炎、肩周炎等风湿病。 2.治疗腰椎骨质增生腰痛和坐骨神经痛。 3.治疗胃癌、肝癌及癌症疼痛。 《不良反应》:呕吐,胃疼,面部浮肿。 药典剂量:制川乌l.5~3g,制草乌l.5~3g。 临床常用剂量:带川乌3~9g,制草乌3~9g。 大剂量:3~15g,不宜更大剂量使用。 使用方法:水煎服,煎煮宜在半小时以上;浸酒内服;外敷。 草乌亦含乌头碱,用之不当,极易引起中*。 其表现与川乌基本相同,如舌、四肢或全身发麻,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甚或昏迷,皮肤苍白,心慌气短,心率缓慢,心律紊乱,少数呈心率增速,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心电图呈室上性与室性期外收缩、心动过速、房室性传导阻滞、束枝传导阻滞、低电压、S-T改变等。多数患者经及时抢救可获恢复,但亦有少数由于中*过重或抢救不及时,终因心脏麻痹而死亡。 临床应用务宜谨慎。 文字来源:药学协会 网络编辑:曹利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ye.com/kszz/1161.html
- 上一篇文章: 2017执业药师精选考点真题每日一练1
- 下一篇文章: 新增考纲中基,中诊,中药内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