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物种佛祖讲经,天花乱坠,地涌金
每天花点时间,阅读,分享自然环保的文章,学习自然知识,一天的工作都有绿色好心情。相信信佛的人大多知道地涌金莲,因为这是佛教的圣花。 传说佛祖诞生之时每走一步足下都会生出金光灿灿的金莲花,也就是地涌金莲。有傣家传说,佛祖讲经,讲到精彩之处,“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所说的就是这种花。同时,地涌金莲是“五树六花”之一,是佛经中规定寺院里必须种植的花卉。所谓的“五树六花”指的是:菩提树、高榕、贝叶棕、槟榔、糖棕、荷花、文殊兰、*姜花、鸡蛋花、缅桂花、地涌金莲。 地涌金莲在西双版纳栽培得尤其多,因为该地区的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几乎每个村寨里都有佛教寺院。在丰富灿烂的傣族文学作品中,地涌金莲作为善良的化身和惩恶的象征,多有出现。 还有以此花命名的寺庙:涌金寺,创建于宋朝理宗嘉熙(公元-年)间,位于秀山螺峰顶,俗称大顶寺,取佛家语“地涌金莲”之意而命名。 地涌金莲,拉丁学名(Musellalasiocarpa(Franch.)C.Y.WuexH.W.Li),又名千瓣莲花、地金莲,地母金莲,地涌莲,为芭蕉科象腿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云南省,四川省也有分布,系我国特产花卉。 地涌金莲丛生,植株矮小,一般高1米以下。地上部分由叶鞘层层重叠、形成螺旋状排列,如树杆状,称之为假茎。叶片浓绿色,长椭圆形,顶端锐尖,形似芭蕉叶,长约50厘米,宽可达20厘米。花期较长,可达天左右,六枚苞片为一轮,顶生或腋生,金光闪闪,形如花瓣,层层由下而上逐渐展开,能保持较长时间不枯萎,且鲜艳美丽而有光泽,恰如一朵盛开的莲花,而真正的花清香、柔嫩、娇小,*绿相间,包藏在苞片里面,苞片展开时才展现出来;又因其假茎低矮而粗壮,先花后叶,于早春开花时忽从地下涌冒而出,悄然绽放,使人惊奇,故有地涌金莲之称谓。 花卉多以美、香、色取胜,而地涌金莲以奇压倒群芳,它不仅花冠硕大,奇美,还有更令人拍案叫绝之处:当它生长旺盛时,在假茎的叶腋中也能开出众多的小花朵,形成“众星捧月”的奇观。 在地涌金莲产地,民间利用其茎汁解酒醉及草乌中*,假茎作猪饲料。花入药,有收敛止血之效,可治白带、红崩、大肠下血等。地涌金莲常用分株法繁殖。于春末将根部滋生出的分蘖苗连根挖起,另行栽植。也可用播种繁殖,种子不易久藏,宜随采收随播种。 在北方地区地涌金莲只宜盆栽。盆土可用泥炭土6份,园土和河沙各2份配制,另加少量饼肥末作基肥。生长季节浇水宜干湿相间,约每月施l~2次稀薄饼肥水。春、秋、冬三季摆放在向阳处培养,夏季和初秋中午前后日照强度大,需注意适当遮荫,则长势旺盛,开花良好。冬季室温保持在6℃以上,控制浇水,便可安全越冬。由于地涌金莲生长较快,故需每年春季换1次盆。 现在看到的地涌金莲,都是人工栽培出来的。野外是否还有它的踪迹?这一直是植物学界的一个迷。国际 的芭蕉类专家JohnKress博士曾经感叹:地涌金莲的分布区过于狭小,它的野生居群可能已经绝灭了!Kress博士的担忧不无道理,有些物种就是由于分布区太小,一遇到自然灾害或人类活动的干扰,整个物种就消失了。 幸好在昆明当地百姓有那么多利用地涌金莲的知识,他们世世代代栽培、护守着这种独特的植物,才使得它不至于从地球上消失。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与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并存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三大手段之一,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生动体现。 许多西方人对地涌金莲的美色觊觎已久,偷偷采集种子带回去。可是这些种子非常爱国,几乎不会萌发,很有民族气节。 每天花点时间,阅读,分享自然环保的文章,学习自然知识,一天的工作都有绿色好心情。我就爱这么有气节的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ye.com/kszz/157.html
- 上一篇文章: 四川百胜药业有限公司药典有*饮片品种
- 下一篇文章: 收藏吧这些中药谚语,你识得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