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作用,可以分为治疗作用和*副作用。药物作用,首先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性质有关,这是就西药而言的。中药,尤其是复方中药,由于成分复杂,作用机理复杂,明确的物质基础研究薄弱,药理药效方面,不好说。但是,普遍所认为的中药*副作用小的看法,也不尽然。

就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来说,不少药材都有*副作用,有的不但有*,而且*性大,在使用中有严格的要求。像常用的川乌,草乌,附子中的乌头碱; 中的士的宁,都是*副作用很明显的成分。西药在药理学和药效学及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有着明确的学科上的分科,所以,研究的比较深入。一种药物是通过什么样的机理,起到治疗作用的,在药理方面,有据可查。因此,用药比较准确。

近 十年中兴起的循证医学,有一点就要求医生在诊断用药方面的标准化方向。比如,对于一个确诊的类风湿患者,无论是有经验的老大夫还是资历浅的年轻医生,只要是专科大夫,做出的处置应该差不多,不存在治疗疑难杂症之说。原因之一,就是西药作用的明确性。

药物的作用,还与个人的身体体质有关。不同的个体,对于同一种药物的敏感度和耐受度不同,疗效和*副作用,都可能存在差异。所以,每一种药物,都有它的有效率和*副作用发生率。也就是说,一种药物,不是适合所有的患者。

另外,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因素等主观原因,也会影响到药物的治疗结果。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药物本身的性质,决定了药物是否有效,而患者的主观因素,却可以决定疗效的好与坏。

药物的作用,还与药物本身的质量有关系。不但与生产的厂商,而且有时与生产的批号有关。在药物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虽然,现在很多有资格的大厂,都采用GMP的质量标准,但是,市场流通中,也存在不合格药厂的不合格药品。

药物的质量控制,是一个范围,对于某些特别敏感的患者,也许轻微的剂量差异,也会引起差异产生。在临床上,患者之间的疗效和副作用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不要因此而干扰自己的正常治疗。

药物的作用,还与用药的剂量,疾病发展的程度有关。在用药范围内,大剂量比小剂量效果好,病轻的比病中的效果好,病程短的比病程长的效果好。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不但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还能够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从而减少*副作用的发生。一个药物在投入使用的前期研究中,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安全剂量的确定,有着严格的规定。在安全剂量范围内用药,一般是安全的。但是,由于患者自身的差异显著,同时,药物的*副作用的客观存在,都要求在治疗过程中,严密重视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出现,定期做常规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监控*副作用保证安全的用药和治疗。类风湿疾病的本身,发展与缓解往往交替进行,对于许多患者,需要长期的用药和治疗,几乎是终身用药的群体。在治疗的过程中,既不能因为过分担心*副作用而不敢用药,也不能因为一时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而降低甚至漠视对药物*副作用的常规检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ye.com/kszz/5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