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传统药物从古至今的各种名称

众所周知,药食同源,药物的产生源自人们在寻找食物中所发现,故有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传说。

我国药物的名称从古至今有多数的称谓。如“药”(西周)、“药物”(春秋)、“本草”(西汉)、“药品”(唐代)、“官药”(北宋)。甚至在特定时期还有“国药”(始于年,现在还有用这种名称)的称谓。在众多药物称谓中,用得比较多的是“本草”,甚至沿用至今。所以,从《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本草纲目》到《中华本草》跨度达两千年左右都用到“本草”的名称就不奇怪了。

二、中药名称出现在19世纪中叶

中药和西药,是西方医药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国传统药物和西方传入药物的区别性称呼。始于何时,尚难准确肯定。年,英国来华医生合信所著的《西医略伦》等书,内有“中西医学论”篇名及“中土(中国)医学”、“中土所产药物”的提法。

三、中药名称在20世纪初已经广泛应用

年,清朝《大学堂章程》之医科大学,拟定设置“中国药材”课。年周学樵(我国最早的中西医结合的医生):“有急病及中药之力所不及者,则用西药以济之”的说法。年上海举行医士考试,其中有道考题:“中药辨气味,西药辨质,质与气味分别何如?”

可见中药一名出现在十九世纪中叶,至少在二十世纪初已经广泛使用。

四、中药的含义与范围

当时中药的含义,大致是指为中医所用,为中国所产之药。

考虑到中药的应用,受中医理论指导,来源基本为天然药物,分布国外亦有少数,商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三个大类等因素。中药的概念应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天然药物极其加工品、制剂品,属于中国传统药物。既反映了中药的本质,又概括了它的内涵和外延。若中药泛指中国各民族使用的药物,自然也含民族药在内。

来源:广东省执业药师协会刘晓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期预告:各种中药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ye.com/kszz/6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