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炖汤千万要注意,小心补药变*药
年1月9日晚,四名南宁市民用半斤附子(中药)炖汤喝,其中三人出现了口角麻木,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的情况。患医院后,急诊科、中医科、肾内科、ICU进行了会诊后,确诊为乌头碱类植物中*,属于中药过量,想补身体,量没把握对,虽然熬煮的时间够久,但依然中*了。医生随后对患者进行催吐、补液,再对症处理,复查心电图和肝肾功能有没有损害。补了两个小时的液,血压才维持住。当晚两个病人要求签字回家,一个家属要求住院观察,收进了肾内科,目前仍在住院治疗。 南方湿气重,草乌、川乌在中医方面有祛湿止痛、温经通络的效果,所以民间广泛用于煲汤或泡酒服用。但如量没把握好,经过不科学的内服之后,就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口服乌头碱0.2毫克即可中*,3-5毫克即可致死,普通加工方法难以破坏其*性。若自行加工食用草乌、附子等*性中药材不当,极易产生心脏*性,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呼吸衰竭、休克甚至死亡。所以在此呼吁社会广大市民朋友,一定要遵守用药规范,不要盲目使用。 什么是乌头碱类植物中*? 乌头属毛莨科,主根为乌头,支根为附子。同科野生的有草乌头、一枝篙、落地金钱、搜山虎。乌头全株有*,*性依次为根、种子、叶。草乌头等比乌头*性更大。一般中*剂量:附子30~60g、川乌3~90g、草乌3~4.5g、一枝篙0.5~3g、落地金钱1~2.5g、搜山虎3g。草乌、附子等生药材因含乌头碱而具有剧*,而乌头碱一般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由于药物炮制不当或其他原因会导致患者在使用其治疗后出现中*现象。其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悸、心律失常等,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 乌头类植物其有*成分系乌头碱,口服0.2mg即能使人中*,口服3~5mg即可致死。也就是一个矿泉水瓶盖的量就足以致人死亡。5mg净乌头碱,足以致死一头三四百公斤重的壮牛。含有乌头碱的中药,据了解,含有乌头碱的中药主要有乌头、附子、草乌、雪上一枝蒿、落地金钱、血乌、铁棒锤等。草乌、附片是*性较强的中药材,早在年国务院令已经将其列入《医疗用*性药品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如需食用应在医生指导下加工。乌头碱能通过消化道或破损皮肤吸收,主要经肾脏及唾液排出。因吸收快,故中*极为迅速,可于数分钟内出现中*症状。 乌头口服中*者应立即用1/高锰酸钾、2%食盐水或浓茶反复洗胃,洗胃后可灌活性炭30~50g,随后再灌入 钠20~30g导泻。静脉补液,以促进*物的排泄。 知识补充:中药煎煮技巧,影响药效的关键! 中药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药物治病的疗效,我国历代名医都十分重视中药煎煮方法。汉代医家张仲景将煎煮用水分为雨水、千扬水等多种;李时珍指出了药液煎煮不当的不良后果:“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这些都说明古人已认识到煎煮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煎煮质量,而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中药药效的发挥。 中药煎煮过程中要发生两种变化:一是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二是药物中各种生理活性成分进行化合反应。因此,汤剂的煎制方法有许多特殊的讲究。 中药煎煮方法 01 煎煮中药应注意火候与煎煮时间 火候指火力大小与火势急慢(大火、急火称武火,小火、慢火为文火)。一般未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减慢水分蒸发,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至于火候和时间的控制,则主要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在煎煮过程中,尽量少开锅盖,以免药味挥发。 02 煎煮榨渣取汁 汤剂煎完后应榨渣取汁。因为一般药物加水煎煎煮后都会吸附一定药液。其次主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可能被药渣再吸附。如药渣不经压榨取汁就抛弃,会造成有效成分损失,尤其是一些遇高热有效成分容易损失而不宜久煎或煎两次的药物,药渣中所含有效成分所占比例会更大,榨渣取汁的意义就更大。 03 煎煮次数与方法 中药煎煮一般要煎煮2~3次,最少应煎两次。煎煮次数太少,提取不完全,药材损失大;煎煮次数太多,不仅耗工和燃料,而且煎出液中杂质增多。治疗一般疾病的中药煎煮以2次为宜,一般先用急火煮沸,水沸后计算煎煮时间,一般为头煎20~30分钟,二煎10~20分钟,煎煮过程中需要经常搅拌。 注意:煎煮好的中药要趁热滤出,免得有效成分沉淀在药渣上;如果不小心把药物煮干煮焦了,则此药不能服用,因为此时产生很多有*物质,服用对身体有害。 居家煎中药注意三宜三忌 01 宜用砂锅忌用铁器 煎中药宜用砂锅或搪瓷锅,忌用铁质容器。煎药前加凉水浸泡约1小时再煎,一般应浸过药面1.5厘米至3厘米,二次煎时水量酌减。 02 药量宜因人而异忌放糖 将三次煎煮所得药液混合,共得药汁毫升至毫升。在服用药液时忌放糖,因为糖也是一味药,而且不同的糖作用还不一样,比如:白糖性平,滋阴收敛;红糖性温,能活血;冰糖甘寒生津。药液加入糖后,等于在原来的方子里又加进去了一味药,方子就变了。 03 每剂宜煎三次忌乱加药 如无特殊指定,每剂药宜煎煮三次, 煎(头煎)于药液沸后再煎20分钟,二煎、三煎于药液沸后再煎15分钟。滋补药及质地坚硬的药物,可酌情多煎5分至10分钟;解表药及质地疏松的药物,可少煎10分钟。药液未沸时用武火(大火)煎煮,沸后用文火(小火)煎煮,切忌不遵医嘱擅自使用滋补类等药物下锅煎煮。 处方内凡注明“先煎”者,则先煎10-20分钟,再放入其他群药。注明“后下”者,则在其他药物煎煮15至20分钟后,再下药,煎5至10分钟即可。注明“布包煎”(包煎药)者,则用纱布袋包好后,再放入锅内与群药同煎。注明“溶化”(烊化)者,则应用煎煮好的汤液溶化后一起服用。注明“冲服”(分冲服)者,则用煎煮好的汤液送服。 备注:很多人有喝茶的习惯,但服用中药时 不要同时喝茶。茶叶中的鞣酸会与药物中的蛋白质、生物碱等起化学反应,影响药物吸收。 熬药的过程你究竟犯了什么错? 小编在私信中看到好多朋友都有“熬药突然有急事,把火关掉有影响吗?”的疑问。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好多回答是中立的,煎药有的时候,讲究的是成分,最终不影响药效,将所需重要物质熬出来了就没有关系,比如:“一般的日常的中药煎煮是比较讲究火候的,通常的需要先用武火(也就是大火)将中药煲开,大概煲开两三次之后,再用文火进行煎煮到一段时间,中药煎煮最主要的是要煎煮有效的成分,如果有效成分不能有效的煎煮出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然而也有许多人质疑这样的做法会影响药效,比如:“煎药是连续完成的,分两次煎煮,效果好。如果关火30分钟,药液可能被药物吸收,需要再加水煎煮,不好掌握药液的多少。” 大多数认为是这样的“三个小时不是可不可以喝的问题,而是还有没有药汤喝的问题吧,都熬干了吧,有些药物性质比较轻扬,不易久煎,否则药物的有效成分会挥发,就达不到治疗效果了。建议重新煎煮吧,大火熬开后一般小火再熬二十分钟即可,重复两次”所以,中药的熬制过程其实也是非常需要耐心的。 抚恩堂购物留言有惊喜 尊敬的顾客朋友们,长白山抚恩堂“购物留言有惊喜”活动火爆进行中,参与方式非常简单!只要您在抚恩堂微店下单购物后进行晒图留言(备注:三张图片+20字以上留言,已经购买暂时没有留言的顾客朋友,进行追加评论也是可以的哦),就有机会获得我们送出的精美礼品,海量库存,期期精品! 部分奖品预览 在本期活动中,我们将在鲜园参的卖家秀中评选出三名幸运顾客,本期奖品:一等奖灵芝孢子粉一份,二等奖椴树雪蜜一份,三等奖50元无门槛优惠券一张,凡参与者即送8元无门槛红包。获奖信息将在抚恩堂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ye.com/kszz/7282.html
- 上一篇文章: 农村种植什么药材最赚钱一年赚20万很轻松
- 下一篇文章: 提醒喝了口这个,他差点把命送掉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