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健康儿童用药尽量每次不超3种
白癜风在线咨询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数据显示,我国患慢性肾衰的儿童数量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专家指出,儿童肾病大多数与“外因”有关,其中药物的滥用正是罪魁祸首。如何给儿童正确用药,治病的同时尽量避免药物性肾病,是家长们必须认真学习的“一课”。 儿童用药遵循四原则 原则一:避免使用肾损害药物孩子感冒发烧等常见病多发病,能不用药尽量不用药,实在需要吃药,也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尽量避免选用肾*性较大的抗生素,尤其是疑有肾功能不全或肾脏病史者,更应选择对肾脏无明显*性反应的药物。 一些常见的可能导致肾损害的药物 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如甲氧西林、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拉啶)、 糖苷类(如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肿瘤药物等。“一些比医院基本都不用了,但因为价格便宜,不少基层、医院还在使用,这些药物容易对肾脏造成损害,尤其是儿童。” 值得注意的还有解热镇痛药 酚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解热镇痛药,但3岁以下儿童应慎用。临床不少儿童在服用感冒通(含双氯芬 )后出现血尿,因此这类药儿童是不应该使用的。此外,吲哚美辛、氨非咖片、安乃近、去痛片、安痛定等一类解热镇痛药不适合儿童服用。 原则二:不要“一生病就急忙吃药”孩子一生病,部分家长往往就忙着让孩子吃药,有时甚至未在医生指导下多种药物混吃。 一般的常见病比如普通感冒、发烧,是有一定规律的,整个病程持续5~7天很正常,这期间孩子可能会反复发烧。有些家长总担心发烧会烧“坏”孩子,想尽办法要把烧退下去,比如孩子发烧未超过38.5°C时,就让孩子吃各种退烧药,甚至无视药物说明,让孩子一天吃好几次退烧药。 新生儿发热,不建议使用药物退烧,应以物理降温为主;1~3个月的婴儿,视病情需要按医嘱治疗;3个月以上的婴幼儿,体温超过了38.5°C才需要服用退烧药。 原则三:尽量不同时使用3种以上药有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孩子感冒发烧了,家长让他同时吃了抗生素、化痰药、止咳糖浆、还有扑尔敏等5种药,结果吃到第五天,孩子就出现了血尿。 药物过杂,互相之间作用可能抵消,而*性反应却相加,不仅疗效不好,还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将磺胺与维生素C联用,可加重肾脏中*;青霉素与阿司匹林同用,可降低青霉素的抗菌功效。至于青霉素、氯霉素、磺胺药一齐上,或头孢菌素与庆大霉素为伍,同样有上述危险。 同时,用药应避免药物剂量过大,疗程宜短,尽量不要同时使用超过3种以上药物,连续使用某药物几天仍没有效果时,应根据医生意见更换药物或治疗方式。 原则四:儿童服中药需小心部分中草药有明确的肾*性,应用不当会发生不良反应。于力指出,我国中草药中具有肾*性的有数十种。其中,报道较多的有雷公藤、木通、草乌、广防己、马兜铃、天花粉、细辛、斑蝥、蜈蚣、朱砂、苦楝根等。广东人爱喝凉茶,在不知道凉茶的具体成分时也需要谨慎。有些凉茶容易引起溶血性贫血,导致血尿,红细胞破裂产生的碎片容易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梗阻,溶血病人应避免服用*芩、*连、*柏等中药。“作为儿科医生,我们不主张让孩子喝凉茶,这种做法带来的风险 大于获益。” 提醒:孩子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 药物造成的肾损伤一般较难察觉,有些家长对孩子出现浮肿、尿色异常等现象不在意,等到发烧、血尿等症状出现时才就诊,往往会耽误治疗,甚至有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如何及早发现问题?如果孩子经常感觉疲劳、脸色差或发*、眼睑或下肢水肿,出现尿颜色改变、尿频、尿急甚至血尿等症状时,就要及时就医了。 对于年纪尚小的婴儿,如果婴儿排尿时哭得厉害,尿液浑浊,颜色过深呈茶色,也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一旦确认孩子患上药物性肾损伤,若非重度损伤,家长无须太过担忧。药物肾损害预后情况一般良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可彻底治愈,且不留后遗症。一般的血尿病例可通过“碱化尿液”达到“补液排*”的目的,对于严重的血尿病例,可做血液滤过来置换液体,通常做一到两次可恢复,不会增加今后患尿*症的风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ye.com/ksjj/11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千金难买的几个中药方子独特秘方
- 下一篇文章: 常见病中药处方肩关节周围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