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看变化

鸡泽作家刘占平当过兵,复员多年,几位同乡战友每年过年都要相聚喝酒。今年,他和战友相聚,还拍了一段视频,几位年近花甲的战友,频频举杯,大口喝酒。

我是鸡泽人,看了这个视频,为他们的战友情谊感动,看到了鸡泽人喝酒的豪爽。杯中有乾坤,喝酒看变化。

刘占平的家是双塔镇,双塔和永年交界。过去,鸡泽有一条牛尾河,后来治理海河,开挖了留垒河,自然河流牛尾河就只有故道,没有了河流。双塔一带在老牛尾河以西,鸡泽人习惯吧双塔一带说成“小河西”。“小河西”离永年近,地域关系,有些习俗和永年相近。以前,永年人喝酒不上筷,双塔一带差不多也是这个习俗,尤其是娶媳妇,招待生亲戚,喝酒不上筷是个老规矩,非等亲戚喝够了,喝多了,亲戚嚷嚷不喝了,上饭吧,这时才能上筷、上饭。

鸡泽过去是个穷地方,人穷礼不短,过年了,亲戚来拜年,咋着也得动动酒。过去的酒,没有这么多品牌,不用操心真假,就算买瓶散酒,也保准是粮食酒,再不好的也是红薯干酒,几毛钱,块儿八毛钱一瓶。那时用的都是锡酒壶,亲戚来了,大多要点把花柴(棉柴)火,暖和暖和,边烤火,边倒上一壶酒,放在火旁温一温,加加热。那时不兴喝凉酒,“喝凉酒,花脏钱,早晚是块病”。酒热了,壶嘴冒着热气,小酒壶,小酒盅,小菜碟,几个凉菜,几口热酒下肚,亲情、暖意在杯中。

现在的鸡泽,已不是过去贫穷的鸡泽了,“小河西”双塔一带喝酒的习俗早就不随永年了。喝酒先上菜,上菜就上筷,边喝酒,边吃菜,大杯喝酒,大盘盛菜。没了小酒壶,没了小菜碟,酒瓶直接倒酒杯,水杯当酒杯,大口喝酒,如同喝水,吃饱喝足,一醉方休。在邯郸地区,永年人划拳好,永年人好划拳,鸡泽人划拳也不差,现在划拳的也少了,借用一句话来比喻,“不耍花拳绣腿,实实在在喝酒”。

鸡泽也是酒乡,鸡泽有位南下干部在四川宜宾五粮液酒厂当领导,他说老家鸡泽穷,把五粮液生产工艺引进家乡,现在鸡泽有多家酒厂,都是传承五粮液的生产工艺,白酒产业已是鸡泽县的一项支柱产业。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变着人门的旧观念,改变着鸡泽人喝酒的老习俗、老习惯。

年1月22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wuye.com/ksxw/12464.html